零食,有的人叫它是「垃圾食物」,我不同意!
世界上沒有「壞」食物,只有「壞」吃法!大學時的室友喜歡登山,她的裝備中,一定有幾條又甜又油膩的巧克力棒,她們說,在山上氣候、健康突然發生狀況時,會有血糖降低、失溫休克的危險,這時候啃掉一條巧克力棒,就是救命的良方。
從「零食」這個名字,我們可以知道這只能是「偶爾零星吃一點點的食物」,但是通常零食的口味重,總讓人一口接一口的停不下來。
其實許多家長自己也是吃著零食長大的,我遇到很多媽媽說她們也覺得零食很好吃,但是擔心孩子吃零食會影響生長發育,於是總要限制孩子,不過卻有一點點的心虛。
這種心虛來自於自己也喜歡的零食,要孩子拒絕,有點不忍心,但是又知道孩子吃了零食可能會影響正餐的食慾,會沒有營養、不健康,她們想知道的是,到底可不可以讓孩子吃零食,可以吃哪些、吃多少?
這是很有趣的問題。用營養學角度回答很簡單:「最好都不要吃!」零食通常含有過多的油、糖、鹽,卻缺少成長需要的營養成分。如果孩子吃了零食而吃不下正餐,就可能發育不好,變得比較瘦弱、沒精神、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如果孩子吃了零食之後,照樣吃正餐,那麼孩子就得到了額外的熱量,可能會變胖,卻不一定比較健康,因為這些熱量並沒有伴隨著充足的營養成分。
這問題的有趣,是在於給了「科學」、「明確」的正確答案後,通常並沒有真正解決父母的困境。因為孩子吃零食,並不單純是飢餓與飽足的問題,中間所包含的情緒與心理因素,才是父母與孩子間零食大戰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