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家庭及社會文化因素


在已開發國家中的成人,吃東西的行為已很少是由缺乏導致的,變成對一些生理回饋與社會文化因素的複雜交互作用的反應,
包括飲食法則(cuiscine rules)、有關食物與營養的信念及環境的提示(林薇,1998。由跨文化的比較看出,人類飲食具有很大的彈性,雖然大家都始於相同的飲食(乳汁),但成長後不同文化族群的食物卻有很大的差異性(Birch1991)
當嬰兒由乳汁轉換成其他種類的食物時,他不僅學習接受其屬文化的食物外,也同時學習該文化中有關飲食的各種文化法則及限制,例如什麼是食物、什麼不是食物、什麼是噁心的、什麼時候該吃東西、某些食物是屬於那一餐、那些風味或食物可以搭配在一起,甚至該吃多少食物(Birch1991)。一些被指出和食物偏好有關的其他變項,如文化、家庭背景等,可能均和兒童對食物熟悉性有關,因為不同文化、家庭背景的孩子自小接觸的食物種類、烹調方式等可能會不相同。
Birch(1995)指出到56歲時幼兒就已學習了許多基本的飲食法則,也在那時,嬰兒期由缺乏引導的進食行為已經轉型,身體缺乏之生理提示和社會文化法則及環境提示產生的複雜交互作用,經由每日飲食中許多聯結性制約的機會,形成學習。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攝食型態受到社會文化及環境提示的控制也愈來愈多;且由於個別經驗上的差異,在兒童期及青少年期,攝食行為控制型態的個別差異性也開始顯現。

除了和食物接觸的頻率與量(Quantity)會影響幼兒對食物的接受性或偏好,與食物接觸的品質(quality)也有相當影響,所謂接觸的品質包括父母或照顧者的餵食行為,共同進食者(父母、兄弟姊妹、友伴等)的進食行為或角色典範,根據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在社會情境中個體的行為因受別人的影響而改變,學習者會經由觀察學習楷模人物的行為而進行模仿,兒童最喜歡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所謂「最重要的人」是指在他生活上影響他最大的人,如家庭中父母關愛他、養育他,學校教師教育他、管教他,同儕支持他、保護他,都是兒童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張春興,1994/?張春興、林清山(1998(李坤霖,20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