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和食物的偏好,在某種程度上是由遺傳決定的。認識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改變不良的食物偏好。如果某種食物偏好或厭惡,主要是基因決定的,那麼我們將很難經由改變環境來改變它;
另一方面,如果某種偏好是學習的結果,那麼經由改變環境來改變該偏好就不是那麼困難。
另一方面,如果某種偏好是學習的結果,那麼經由改變環境來改變該偏好就不是那麼困難。
有甜味的食物通常含有熱量,與含油脂的高熱量食物一樣可以提供生存必需的能量,所以人類天生偏好甜味和高熱量食物;而鹹味的食物也是一樣,體內許多生理反應都有賴特定的鹽分濃度,含有鹽分的天然食物並不多,但是人體卻會透過流汗和腎臟的作用不斷流失少量鹽分,因此,顯現出對鹽分的強烈偏好也是先天遺傳而來的「保命機制」。另外,自然界中許多有毒物質具有苦味,因此人類對氣味較重或有苦味的食物,天生就會有厭惡或抗拒。
還有一個影響因素是「味覺敏感性」。味覺敏感性會隨著年齡而衰退,這主要是生理的變化,研究發現,年紀較大的人對各種食物的接受度也越大,甚至對苦味的食物或辛辣的食物,接受度比年幼的受試者還要高,與味覺敏感性隨年齡衰退有關。不過我們當然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對食物的熟悉度等學習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