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開始吃東西時,我們常常解釋他「餓了」,不過,這樣的說法卻是簡化得幾乎沒有意義。飢餓確實是吃東西的一個原因,
但是許多情況是,即使不餓,或者已經吃得夠多了,人們還是會繼續吃,於是,許多科學家努力研究影響開始或結束進食的因素。
但是許多情況是,即使不餓,或者已經吃得夠多了,人們還是會繼續吃,於是,許多科學家努力研究影響開始或結束進食的因素。
仔細認識人類為什麼吃以及吃些什麼,在現在社會顯得越來越重要,「生存」已經不是進食唯一的原因,飢餓也不是開始進食的單純動機,當我們更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特別的個體時,我們應該更誠實的面對這個事實:「孩子自有他吃或不吃東西的理由」。
飢餓理論
在早期科學心理學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認識還不多時,科學家往往以周圍因素來解釋飢餓。周圍線索(peripheral cues)是指除了中樞神經系統(CNS,人體的腦和脊髓)之外,身體各部位生理機制所產生的線索。
周圍線索包括有:因為胃部空空的而產生收縮、因為進食而造成的嘴部刺激與胃部膨脹、環境溫度造成的調節、能源的消耗量、胃腸道分泌的各種激素,還有血液中胺基酸含量以及胃與小腸中食物和水的比例等等,雖然上述機制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但是都在飲食調節中佔有一定角色。這顯示飲食行為的控制機制並不是單一的。
而中樞神經系統整合機制方面的研究,則試圖判定腦部是否有特定部位來控制飢餓與飽足。1954年Eliot Stellar正式提出在下視丘(hypothalamus)中有飢餓中樞和飽食中樞二個部位。這些中樞經由感覺接受體來收集相關訊息,然後綜合這些訊息,最後影響攝食行為。Stellar把周圍理論視為提供各種訊息以便在下視丘整合,然而他也特別指出除了下視丘,腦部的其他區域也可能涉及攝食的啟動與終止。雖然Stellar的飢餓中樞與飽食中樞假說提供了一個飲食動機的假說,也有許多研究結果的支持,但還是有許多研究發現這個理論不能解釋的研究結果。
有些評論家認為只針對生理機制,並不能完整描述任何的行為。心理動力理論者就採取一種結合生理與環境的透視觀點,認為生理基礎之外,還受到學習的影響。雖然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模式可以完整描述複雜、難解的啟動與終止攝食行為機制,但是,心理學家大致相信,有機體與周遭世界是在行為層面產生互動,而不是在神經元的層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