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整體飲食環境與生活形態的變化,使得與飲食有關的慢性病罹患率不僅在中老年有增加的趨勢,且這些慢性退化性疾病已提早發生在兒童、青少年身上(行政院衛生署,1996)。
飲食習慣的發展,是一種長時間、連續性的累積過程,許多教育學者、心理學者均強調早年經驗的重要性(朱敬先,1987;張春興、林清山,1998),幼兒期是一個人開始接觸更多新食物、形成食物喜好的關鍵期,而此時期所形成的各種食物喜好將可能延續終身、影響日後的飲食習慣(Alles-White & Welch, 1985),換言之,兒童期的飲食行為將影響未來慢性疾病發生的機率、影響一生的健康。「家庭」是兒童發展最基礎的一個環境,在飲食生活中,父母是兒童飲食攝取的掌控者及模仿對象(Costanzo & Woody, 1984),父母對飲食的態度與引導模式對子女飲食最具有影響力,兒童經由觀察、模仿,逐步建立對食物的喜好或排斥。李蘭、黃美維(1992)便認為人類飲食行為受到社會、文化、家庭、經濟、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非常複雜,不良飲食習慣一旦養成,要在年紀增長之後改正愈加困難,所以應自幼兒期建立良好飲食習慣,並及早改善不良習慣。在研究者進行兒童的營養教育宣導工作的過程中,曾有二次非常震撼也引發我後續許多反思的機會。其中一次是與台大蕭寧馨教授的對談。因為我們必須廣泛收集民眾對飲食的各式疑慮,並試圖尋找可以宣導正確飲食行為的方式,許多父母對於孩子偏食、挑食的問題感到非常頭痛,最常被幼兒拒絕的食物包括苦瓜、青椒、胡蘿蔔、茄子等,那次請教蕭教授對於孩子偏食的看法時,她突然反問了我一個問題:「不吃苦瓜或是青椒就是偏食?就要『矯正』?到底苦瓜或青椒有什麼別的食物絕對難以取代的功能?到底哪一樣食物真的是不吃不可,必須犧牲別的東西來要求小孩?」她所說的「別的東西」,在我細細思量之後才終於瞭解,那就是親子關係。而另一次的經驗,更讓人感到心疼,那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打電話來,我們聊了一下關於孩子的飲食問題,她說,有一位小朋友,一直到畢業很久以後才敢跟媽媽說,他在讀幼稚園的時候,每個星期四都想盡辦法不要上學,因為每週四的餐點都有芋頭...。成人究竟是如何對待孩子,竟然可以讓孩子對「吃飯」發生了這樣的畏懼?
當然,由於飲食對健康影響之議題所關注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加上少子化的現象,父母對孩子的飲食與健康更加重視,過去認為父母提供營養品質良好的餐點,即可為子女打造健康成長基礎,但是逐漸有許多兒童發展的觀念提醒我們,孩子有其獨特性。近幾年來以單向思考模式,意即父母以為他們可以完全控制或塑造其子女、認為孩子是來者不拒的接收器之觀點逐漸遭受質疑(林惠雅,2000),因此研究者發現需要更加強自我對「人」的瞭解,此外,除了兒童的身體組成與成長或營養需求的知識之外,更需要熟悉不同年齡兒童發展的特質,才能與兒童溝通,或是對父母提出更妥適的建議。然而營養科學的研究關注,並不能滿足研究者對兒童發展特質方面的需求,故轉換科系,至兒家系繼續進修,在兒家系重視人的互動,家庭與幼兒的發展,看到親子的互動品質、親密關係、情感連結的重要性,更引發研究者思考親子飲食情境中互動的品質的部分,但更因此面臨社會科學與過去自然科學養成訓練的衝擊,營養科學所關注的重點在於「吃進嘴裡才算數」,但是以讓孩子吃進某些成人「規定」的食物為目的的用餐情境,而犧牲了用餐情境中親子關係的品質,是否值得?將食物包進水餃裡「隱藏起來」是不是一種欺騙?把食物剁得很碎讓孩子沒有辦法挑出來,又算不算是成人因為負責烹調食物而對孩子濫用了飲食的控制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