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經驗:在高職任教的父親「對付」吃飯太慢的我,總是在餐桌上放著他的大手錶與一根棍子,然後對我說:
「看清楚喔!這根長針走到8的時候,如果你還沒有吃完,我就用這根棍子打你!」結果,我當然努力地在最後一分鐘將那碗飯和著淚水吞下,這真不是快樂的回憶(額外的收穫是我比同齡的孩子更快學會看手錶)。相對的,學幼教的母親,為了引導偏食的我與哥哥,則是出盡奇招:空心菜煮湯之後,變成小小水電工的水管,脆弱的小水管吸不了多少湯就扁掉了,只好吃掉後再找一根小水管來「玩」;而想要鼓勵不愛吃肉的我與偏愛肉類的哥哥,則常常煮大黃瓜鑲肉,然後告訴我們這是「汪洋中的一條船」,不能只吃小船(大黃瓜)而不吃船長(絞肉),這樣小船到肚肚裡沒有人開,就會翻船;當然也不能只吃小船長而不吃小船,那麼船長到肚肚裡就會淹死囉!於是每次遇到大黃瓜鑲肉或是青椒鑲肉時,我與哥哥二人都會乖乖的一艘船配一個小船長的吃光光。幼兒的飲食行為,包括用餐時間、飲食內容(食物選擇)及進食量,影響因子包括生理與心理不同層面,交錯複雜,但父母發現幼兒用餐狀況不如預期時,往往認為是餐點不合幼兒口味,因此求助的目標是如何為孩子準備營養又美味的餐點,也因此許多幼兒飲食教養建議,也多半著重於提供製備餐點的技巧、避免不健康食物的角度出發,然而在研究者的工作經驗中卻發現,父母精心準備的各式餐點,幼兒並不一定照單全收,顯然問題不僅在於食物製備的技巧,若改變餐點供應內容便可改善兒童飲食不均衡的狀況,坊間已有眾多各式幼兒食譜,為何仍無法解決兒童飲食問題?或許是因為父母在用餐時不知如何適切的引導子女接受各種食物,平時又不知如何與幼兒溝通食物選擇、飲食行為的觀念,使得親子間的互動,到最後往往流於說教或強制規定,因此研究者希望能再更瞭解父母影響兒童食物選擇的相關因素。
早期探討幼兒健康與飲食的相關調查或研究,以關心幼兒之體位、健康狀況、進食量、營養素攝取量為主,以營養科學角度關心幼兒營養品質與健康狀況,以提出對幼兒飲食營養品質或攝取量的建議,其中或將居住地區、父母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年齡、營養知識、飲食行為、體位等背景變項一併分析其相關性,但是以成人的角色,用科學的角度評估兒童飲食品質的優劣,並未關注親子關係、互動的因素。雖然有研究將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形塑兒童的重要性,拉到飲食的議題,但皆是以單一取向(unidirectional approach)觀點出發,由分析父母飲食教養行為探討對子女飲食行為之影響,認為子女飲食行為受到父母飲食教養行為的影響是因果關係,視飲食教養行為是父母教導與訓練子女的歷程中所表現的態度與做法,而在此歷程中,父母為教養之「施者」,子女為教養之「受者」。即父母扮演著「教育者」與「訓練者」的角色,使子女習知、向善、不斷的成長;而子女則扮演「學習者」的角色,而將父母飲食教養行為分類,卻未考慮兒童本身的特質,或對飲食教養行為之回應,也可能影響父母飲食教養行為,且未關心親子關係。
在近期親子關係研究中,認為親子關係是親子雙向的互動過程,在教養互動中雖然大部分的時候是以母親為主要起始者,但是母親的行為也受到孩子回應的牽引而出現正面或負面後續的反應(宋鴻燕,2000),梁藝馨(2003)認為母親之飲食教養行為受到幼兒特質的影響,而加入子女氣質變項,雖然該研究認為飲食教養行為與幼兒飲食行為是一種雙向的影響,但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由主要照顧者自陳,分析主要照顧者所認知的飲食教養行為與其觀察到的幼兒飲食行為,並非實際探討親子間的互動或親子關係,且照顧者自陳的飲食教養行為與實際的飲食教養行為是否一致,仍值得考慮。
幼兒的飲食習慣受到母親飲食教養行為而逐漸培養,其實是親子間經由互動過程中的你來我往相互影響下演進的結果,林惠雅(2000)研究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發現母親教養行為和互動事件性質、幼兒行為有顯著交互作用。因此若能實際探究親子在用餐情境的互動模式,分析每一事件的演變歷程,或許可以更深入瞭解母親飲食教養行為對幼兒飲食習慣建立之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