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ch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結果,指出學習和經驗是兒童飲食行為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Birch,1987)。
家庭是兒童發展最基礎的一個環境,也是提供兒童學習經驗最原始的一個場所,對飲食習慣的形成也就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孩子成長的最初幾年,家庭對孩子的飲食最具有控制力,在這時期,家庭對孩子飲食習慣的影響可能最大(林佳蓉、陳瑤惠,2001)。在決定家中飲食時,家人是影響家庭日常食物攝取的關鍵。Stratton(1999)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家庭成員,決定食物的種類也不同,而母親是決定家庭裡面飲食的關鍵人物,傾向要求丈夫和小孩選擇有益健康的食物,通常在家中,母親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小孩、最其次是父親,但是電視廣告和其他親友對食物的影響力也不小。另一項比利時研究則指出小孩是影響家中飲食最深的成員,但是研究也提到必須依照食物的種類而有不同,基本上全家人都會參與家庭飲食的決定(引自李榮生,2001)。
根據Wardle (1995)的研究指出,父母親在選擇食物方面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子女在飲食上的喜好和習慣。Costanzo & Woody (1993)研究發現母親的健康動機與子女的飲食品質有關。而父母對子女的食物的選擇影響頗大,特別在減少營養素較低的食物選擇上(轉引自簡介瑞,2003)。如果父母親沒有正確的營養或健康知識,可能會偏向選擇自己認為有營養的食物,也就容易造成兒童偏食的現象。
學齡前期是一個模仿及性別自我確認增強的時期,小男孩模仿他的父親;而小女孩則模仿她的母親,因此家庭聚餐時間是促進個人「社會化」及性別「自我確認」很重要的時機。在餐桌上,孩子們模仿及學習不同的飲食習慣,並因而形成新的社會關係(郭蕙慈,2003)。
由上述文獻可知,父母對孩子的飲食行為有顯著的影響。以下將研究父母影響兒童飲食行為的相關文獻報告中,父母與幼兒飲食、健康的相關因素,分為1.父母體型;2.父母教育程度;3.家庭社經地位;4.父母所知覺的幼兒體型;5.父母的飲食行為等五項分述之。
1. 父母體型
關於肥胖的研究顯示,雙親都肥胖的小孩,80%也會變成肥胖(林佳蓉、陳瑤惠,2001)。遺傳的因素可能是肥胖家庭的形成因子之一,陳偉德及吳康文(1994)指出,兒童肥胖的原因存在著遺傳因素,但全家人有相同的飲食偏好及活動習慣,亦是不容忽視的「環境」因素。Wardle 等人(2001)以父母的體型將家庭區分為體型過重/肥胖、體重正常/瘦弱兩種類型,結果發現來自體重過重/肥胖型家庭之4-5 歲幼兒較喜歡攝取高脂食品、不喜歡吃蔬菜,且易攝取過量飲食。Dietz (1991)發現3-5歲幼兒的父母若是肥胖者,幼兒會偏向攝取高脂飲食。Nguyen、Larson、Johnson 和Goran (1996)調查結果也顯示,肥胖母親對於飲食中脂質的喜好會影響到子女。
2. 父母教育程度
一家之主的教育成就對家庭的影響不僅侷限於家庭收入及薪資的運用,亦會影響家庭成員對於食物營養相關知識的重視程度及反應(Crockett & Sims, 1995; Frazao, 1993)。Eppright, Fox, Fryer, Lamki and Vivian( 1970) 指出父母的教育程度愈高,其學齡前子女的飲食狀況愈好(蔡佩珊,2001)。許惠玉(2003)針對台北市學童的研究也發現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子女飲食行為也越好。李淑靜(2003)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零食飲料消費研究發現,母親教育程度愈高之學童的零食消費頻率愈低。
Crockett 和Sims (1995)認為,父母的教育程度是影響兒童健康的重要因素,以女性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家庭中,該女性的教育程度與家中收入、食物消費有極大的關連,未完成高中學業的女性每個月在家庭每位成員身上所花費的伙食費低於完成高中學業者。
Samuelson, Bratteby, Enghardt, & Hedgren, (1996)針對瑞典青少年飲食攝取研究發現,青少年在蔬菜的攝取上和母親的教育程度上有顯著的正相關(引自簡介瑞,2003)。
3. 家庭社經地位
在所有影響兒童健康的環境因素中,經濟狀況是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因子。人們選擇能供應他們或他們買得起的的食物,所以社區食物的來源、市場供應的情形和家庭的收入情況,都會影響一個家庭的飲食習慣和對食物的選擇(郭蕙慈,2003)。
Boutelle 等人(2003)的調查發現,低社經的兒童飲食品質比較差,且此種較差的飲食與罹患慢性疾病之危險有關。巴拿馬的研究顯示,母親是否有工作、有收入是影響孩子飲食攝取的關鍵(Tucker & Sanjur, 1988)。墨西哥的研究依兒童的居住地區、家庭收入等將兒童區分高、中、低社經群,結果顯示中、低社經的兒童熱量攝取明顯低於建議攝取量(Wyatt & Triana, 2000)。美國一項調查(Nitzan, Basch, Zybert, Deckelbaum, & Shea, 2001)發現家中社經地位較低的學齡前兒童鈣質攝取量低於營養素建議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簡稱DRI),主要原因是因為牛奶攝取不足。
在1993年Wofle等人指出,家庭社經狀況較低的學生,在食物攝取的種類上比社經狀況良好的學生變化小(引自郭蕙慈,2003)。
吳孟蓉(2002)解釋家庭社經地位低之肥胖兒童,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中高社經者高,可能因父母常忙於家計而對子女的飲食指導或管教不足、管教方式較放縱所造成。身為家庭經濟主力的女性比其他已婚女性更傾向拉長工作時間,而一般已婚女性較傾向花費時間及金錢在食物製備、關注家人的營養需求上(Crockett & Sims, 1995)。
許惠玉(2003)的研究也發現,台北市學童父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子女飲食行為越好。
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及兒童會攝取較多的蔬果較少的高脂肪食物(Laitinen, Rasanen, Viikari & Akerblom,1995)。簡介瑞( 2003)
4. 父母所知覺的幼兒體型
Birch 和Fisher (2000)以5歲女孩及其母親為調查對象的結果顯示,當女兒的相對體重較重時,母親可以察覺女兒的體重過重,且關心體重過重增加的危險。而母親覺知女兒有體重過重的危險,以及母親本身的節制飲食行為可以預測教養行為及女兒的飲食狀況。父母知覺及關心幼兒的體重狀況與幼兒的體重成正相關,而壓迫孩子進食則成負相關(Birch, Fisher, Thomas, Markey, Sawyer, & Johnson, 2001)。(梁藝馨,2003)
5. 父母的飲食行為
父母的健康行為與小孩健康行為之關係,在大部分研究中被證實具有很顯著的相關,許多研究均認同小孩會經由觀察習得好的與壞的行為模式(Burke, Beilin & Dunbar, 2001; Lau, Quardrel & Hartman, 1990; Mavor, 2001;引自邱靜如,2003)。Borah-Giddens and Falciglia(1993)以後設分析法探討父母親飲食偏好與兒童飲食偏好的關係,發現父母和兒童的飲食偏好及對食物的態度有很大的關連。
李淑靜(2003)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對象探討零食飲料消費狀況,發現父母對學童喝含糖飲料限制程度越高之學童的含糖飲料消費頻率越低;父母含糖飲料消費頻率越高之學童的含糖飲料消費頻率亦越高。Neumark-Sztainer, Story, Perry and Casey( 1999)以焦點團體的方式探討影響青少年食物選擇的因素, 發現青少年對食物的選擇會受父、母親的飲食方式以及對飲食的關懷所影響。張美文(1995)的研究指出,學前兒童母親的飲食教養行為與學前兒童的飲食行為有顯著相關。
以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而言,孩子可能是藉由「觀察」、「模仿」學習到飲食習慣,例如:觀察到父母愉快地吃孩子原本懼怕的食物後,孩子可能就會將父母視為典範而模仿嚐試吃該食物;再加上先前「社交經驗」的修飾交互作用下而雕塑出孩童對食物的接受及飲食情形(Fisher & Birch, 2002;Nicklas et al., 2002;Pliner, 1994)。家庭是嬰幼兒的主要生活圈,因此在食物的社會化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家庭中的成員,包括父母、其他照顧者、兄弟姊妹或同儕等,可能藉由對食物的飲食喜好、信念和態度的傳遞,而塑造出孩子關於飲食的知識、態度、喜好和攝取量,進而影響飲食行為(Birch, 1998;Crockett & Sims, 1995;Nicklas et al., 2002)。Nicklas 等人(2002)歸納幼童照顧者可藉由食物可獲性、用餐結構、典範、社會化行為以及教養方式,五個因素影響孩子的飲食行為。
Fisher & Birch(1999)發現若母親本身對飲食較不節制,在家中也較不會幼兒的飲食。
王瑞霞等人(1992)針對高雄市某國小36年級學童的研究發現,學童的生活方式與母親的生活方式有顯著正相關。
許惠玉(2003)研究發現,父母飲食行為與兒童飲食行為呈顯著正相關,且為預測的最重要因素。父母飲食行為的頻率總分與兒童體位差異無關。但父母細嚼慢嚥、口味清淡、每天吃早餐之頻率,在兒童正常及過瘦組均顯著高於過胖組。照顧者為母親之飲食行為,對兒童飲食行為之影響,明顯高於照顧者為父親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