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父母飲食教養行為與幼兒飲食行為

        兒童的飲食習慣及模式多在家庭中建立,可能由父母學習而來的經驗,或由照顧者身上得到的線索;
且小孩對食物的喜好將會延續至成人Robert et al., 1988。因此父母是影響兒童飲食行為的重要因素。Fisher & Birch 2000 指出父母的教養的方式影響了供給幼兒食物的類型以及幼兒對飲食種類選擇及攝取份量的多寡。


Lepper1983)研究指出,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會形成子女外控性格,其行為的形成與改變,完全依賴父母獎勵或懲罰的方式而有所不同;溺愛型的教養方式會與權威型教養方式產生相同結果;至於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則會使子女內化其行為。(轉引自楊瑛慧,2005

有許多研究亦都同樣提出,一昧的限制食物的攝取有可能增加孩童對此食物的偏好和攝取量,及降低自我飲食控制的能力。此可能是因為高壓限制的餵養方式對幼兒發展自我飲食控制的能力是負面的父母用食物來處罰或獎賞幼兒,或是強迫他們去吃等不當的教養行為,都是會造成反效果的(Costanzo & Woody, 1985 ; Fisher & Birch , 1999 ; Saarilehto et al., 2001)。

而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是幼兒生活接觸最頻繁、最緊密的人,有研究顯示父母的飲食態度及行為,可能會反映在年幼孩子的飲食行為上(Saarilehto, Keskinen, Lapinleimu & Simell, 2001),故可知父母教養行為對處於飲食習慣及行為養成期的幼兒而言影響甚遠。
國內外父母飲食教養文獻多認為,父母試著限制或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行為,往往會造成這些食物對孩子更大的誘惑力而產生負面的心理作用;孩子不能在飲食過程中經歷到自我的調控,當失去父母或外在控制因素時,孩子可能缺乏自我調整控制能力以抗拒環境中食物的吸引;強制限制孩子對可口食物的攝取,反而容易造成致肥胖性的影響結果(許惠玉,2003Costanzo & Woody, 1985)。
Birch發現當兒童攝取某種食物後,讓他們參加某種愉快活動,將會造成他們對該食物的偏好有所「降低」;如果食物被用來作為某些活動表現的獎賞,將會造成兒童對該食物的偏好有所「上升」。在有關動物學習的文獻中,這種效果被稱為「誘因對比」(incentive contrast)(引自游恆山,1996)。

父母在餵養兒童過程中控制的差異性,對於兒童的食物嗜好、選擇和攝食的調控具有重要的關連。幼小的孩童具有自我調控熱量攝取的能力,但是這個能力在學齡前階段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此差異有部分可歸因於父母在孩童教養控制程度上的不同(Fisher & Birch, 1999,2002)Nicklas 等人(2002)歸納「容忍型」教養下的幼兒營養素攝取較低,脂肪較多;「權威專制型」的教養與幼兒的攝取呈負相關、易影響孩子熱量及用餐量的攝取;「權威開明型」的教養與孩子食物攝取的種類及量成正相關。一項持續10 年的縱貫性研究顯示,小時候受到父母忽視比起受到父母支持的兒童,成長至成人時期時肥胖的危險性會高出許多,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與支持則對肥胖率無影響。證實兒童時期受到父母親的忽視,可預測成人早期的高肥胖危險性(Lissau & Soren,1994)
不過照顧者可能會受到社會價值觀或健康考量的影響,因此孩子本身的體型或性別,也是造成父母教養方式差異的主因。Birch 等人(2001)以兒童教養問卷(Child Feeding Questionnaire,簡稱CFQgirlversion)評估父母對有肥胖傾向孩子的教養信念、態度及行為。結果證實,當父母對於肥胖的孩子控制較高時,會與控制飲食攝取和兒童期肥胖問題的發展涉及因果關係。父母的教養行為,尤其限制及壓迫孩子的飲食會阻礙孩子發展自行控制飲食的能力。張美文(1995)的調查結果發現,母親教養之民主關懷性、專制權威性皆與學前兒童對中、低熱量食物之攝取頻率成正相關,而母親教養的放任性越高,子女對高熱量或空熱量的食物攝取頻率較高,證實母親教養的民主關懷性、專制權威性與幼兒較正面的飲食行為有關,而放任的教養行為與較負面的飲食行為有關。李靜慧(1998)以兒童異常飲食行為問卷、父親和母親飲食教養量表,調查台灣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異常飲食行為和父母飲食教養的關係,結果顯示母親的飲食教養民主關懷性能預測兒童是否成為異常飲食的高風險者。Birch Fisher (2000)以兒童教養問卷(CFQ)評估母親的教養控制、非共享的家庭環境方面,對女兒的進食和相對體重的影響。結果發現母親對孩子教養的控制行為會影響女兒變成體重過重的危險,但父母和孩子間的影響是雙向的。CarperFisherBirch (2000)195 位女童及其父母為研究對象,採用兒童教養問卷(CFQ)、幼兒教養問卷 (Kid¡¦s Feeding Questionnaire,簡稱KCFQ)和荷蘭飲食行為問卷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簡稱DEBQ)施測的結果,證實女兒的飲食節制與情緒失控和她們知覺父母壓迫她們吃多一點有關;而失控表現與她們覺得進食時受到限制有關。此研究顯示出在孩子的教養上採取壓迫的方式,與年幼女童的飲食節制及失控的問題有關。
由以上研究可看出父母在教養方式上,採取壓迫、權威控制或忽視的等方式可能與幼兒飲食行為不佳或肥胖有關,但也有部分研究質疑教養方式對幼兒飲食行為的影響力。SaelensErnst Epatein (2000)於研究中,使用Johnson Birch (1994)發展的兒童教養問卷(CFQ)以及Stunkard Messick (1985)發展的三因子飲食問卷 (Three Factor Eating Questionnaire,簡稱TFEQ)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18 個家庭中,同一親生父母,家中同時有7-12 歲肥胖及非肥胖的兒童時,結果並不支持母親過度控制孩子的飲食與兒童期肥胖有關的假說。不過母親的體重史及飲食習慣,對於母親對孩子未來的體重及健康狀況的觀念有顯著影響。Baughcum 等人( 2001)以自行發展的學齡前兒童教養問卷(Preschooler Feeding Questionnaire,簡稱PFQ)評估2 5 歲幼兒之父母在孩子18 個月大至研究期間的教養信念、行為。結果也發現沒有特定的教養方式與幼兒的體重過重有關。
由上述資料來看,人口統計學變項,如幼兒年齡、性別對幼兒飲食行為之影響結果,以及家庭經地位是否藉由教養方式或其他因素差異而影響幼兒飲食,或是直接影響幼兒飲食行為皆尚未明確。關於父母知覺幼兒體型、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提供多種食物是否會對幼兒飲食行為產生影響之研究也不多。

張美文(1995)針對台北市444位學前兒童母親的調查研究發現,母親對子女食物營養與正餐飲食的飲食教養行為越正向,子女對健康或營養均衡的食物越喜好,而母親對子女零食飲食的飲食教養行為與學前兒童的食物喜好無顯著相關。以飲食教養方式層面而言,母親飲食教養方式之民主關懷性與學前兒童的食物喜好成正相關,表示母親民主關懷性越高,其子女的食物喜好越正向,而母親飲食教養方式之專制權威性與放任性與學前兒童食物喜好無顯著相關。
許惠玉(2004)發現,兒童飲食行為與父母社經指數、全家收入、父母營養知識、父母飲食行為、父母關心營養訊息程度,呈明顯正相關。而父母飲食行為是預測兒童飲食行為最重要的因素;父母飲食教養關懷行為是除了「父母飲食行為」之外,預測「兒童飲食行為」的最重要因素。

謝淑貞(1993)研究學齡前子女家庭中與食物營養有關的親子溝通,發現親子間飲食及購買方面的溝通若意見不一致,子女反應可能是抗辯、改變品牌再要求,而母親反應則是討論、生氣、或接受子女意見,但子女接受母親意見的情形較常見,可能和母親通常是子女飲食的購買代理人,母親不同意的話,幼兒較少有自己去購買的機會有關。在嘗試新食物方面,幼兒若不願意嘗試,反應可能為抗辯,而母親反應則是解釋、放棄或強迫攝取,而最後幼兒也是以接受母親建議去嘗試新食物者居多。
簡介瑞( 2003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探討飲食行為,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越「專制權威型」的管教方式,學童越少攝取高熱量食物及和同學一起吃零食、喝飲料。
Johnson1993)以77 位三至五歲的學齡兒童及其父母為受試者,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自我飲食調節和體型間的關係。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控制程度越高者,子女自我調節飲食能力越差、越容易肥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