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教育要能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其他科目,還有學校的營養午餐緊密配合。
學校的老師,通常都會為了趕課程進度而煩惱,因此覺得自己的班級會找不到時間來特別再做營養教育。也有老師覺得孩子們普遍沒有基礎的營養知識,所以不知道營養教育應該從何處著手。其實國內的老師們對營養教育的意願是相當高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將營養教育融入其他科目中一起學習是最好的,也最省時的方法,但是老師們普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與合適的教材。關於這方面的技巧,在本書也會陸續介紹。
學校餐廳
學校餐廳其實也可以在營養教育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除了餐食的設計以外,學校營養師也要負起營養教育的責任。學校餐廳與營養課程的結合,將會是未來營養教育的關鍵。學童們從營養午餐時間所學習到的營養知識,一定要與老師所教的相輔相成。如果學童每天面對的營養午餐是高油脂又低營養價值,那他們就會開始懷疑學校老師所教的營養概念。那老師們的辛苦,就全都白費了。換一個角度來看,就算學校的營養午餐每天提供給孩子們的,都是健康又營養的餐點。沒有老師們,或是學校營養師的指導,小朋友又怎麼能夠知道這些食物對自己的健康及成長是有益的。所以老師與學校餐廳雙方面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將營養健康的觀念帶回家中
家中的營養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營養教育,最好再家中也能夠落實。要做好這一點,老師與家長的聯繫是十分重要的。老師可以利用聯絡簿與家長聯繫,讓家長知道最近孩子們在學校中學到了哪方面的營養知識。或是學校可以提早讓孩子們把學校餐廳的菜單帶回家,讓家長知道孩子們在學校中餐吃些什麼,以提高家長對孩子們營養狀況的注意。平時發放營養午餐時,可以邀請義工家長來幫忙,或是在老師舉行一些較大型宣導活動時,找家長來參與。例如先前提到的水果廣告製作,或是果汁製作,如果有家長願意來參加或是幫忙,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其實兒童接觸到食物的時間,大部分都在家裡,所以鼓勵家長多選擇健康的食物給孩子們吃,或鼓勵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伺機做機會教育,不但做到落實營養教育,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另一個有效促進家中營養教育的方法,就是出一些需要家長協助參與的家庭作業。
強調行為上的改變
營養教育不應該只是學校中的另一個科目,要學生死記營養知識,然後考試考過就算了。營養教育的目標,應該放在不良飲食習慣的改變上。已先前所提過的水果廣告為例,只知道每天應該吃水果是不夠的,要讓孩子們真的開始養成每天吃水果的習慣才是最終的目標。
飲食習慣的改變沒辦法一夕間就完成,所以需要老師不斷提醒,不斷複習先前所學到的飲食觀念,才能漸漸矯正過來。在孩提時代就開始飲食習慣的矯正或養成,都比成年了以後再開始要容易得多。尤其是12歲以前的小孩,比較容易接受新的知識,並且進而在行為方面有所改變。有研究顯示,在國小六年及以前,就接受營養教育的孩童,在進入青少年時期之後,都還能保有較好的飲食習慣。而以行為改變為主旨的營養課程,通常都有兩個共通點。第一就是要有真正與食物接觸的經驗,另外就是要有一個實際的目標。舉例來說,如果學校今天上課的重點是五穀根莖類,在學校社會課除了可以介紹稻米或小麥的耕種以外,還要說明五穀類對身體的重要性,並教導小朋友每天應該吃足6份五穀根莖類。回家作業方面,可以讓小朋友動手幫忙洗米煮飯。或是讓小朋友調查家庭成員吃了多少碗飯,再做五穀根莖類份量的換算,不但增進對家人及營養知識的了解,還能順便練習數學。在學校午餐方面,老師可以帶小朋友看菜單,找找看五餐中有那些菜是屬於五股根莖類。在以上的例子中,營養教育可以簡單地與其他科目結合,並且延伸為全家人都可以參與的活動。
飲食習慣的改變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吃得健健康康的。健康的孩子精神十足,在學習方面與課業表現上,都能有很大的進步。所以營養教育做得好,也是為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