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的罪過究竟能有多大呢?「吃一包不到200卡的零食」、「與家人朋友共享的美好時光」畢竟是不能放在天平兩端衡量的。
有媽媽說她從小就培養孩子不吃零食、不喝飲料的習慣,但是當孩子進入學校後,有一天回家跟她說,因為同學請他吃零食或糖果,他都拒絕,所以同學們覺得他很怪,不跟他玩,這可能是我們從來沒想過的「後果」吧?我們不需要讓孩子將零食視為洪水猛獸,請不要嚴格的限制,因為越限制越孩子想吃,當有機會吃到的時候,就更無節制的大吃了。
與孩子建立起特殊的氣氛下可以吃點零食的共識,是很不錯的小默契,這樣,孩子知道在有人過生日、或是客人來訪的時候,才能吃上一些,不會隨時想要吃。父母也不要有「沒吃完會壞掉,所以一定要吃完」的想法,可以找個密封盒收起來,或是放到冰箱上層,都可以保持零食的酥脆。
如果孩子就是沒來由的想要吃點零食,我的建議是,如果離下一餐還有一個小時以上,而家中有其他點心,可以跟孩子討論要不要改吃點別的,不然就答應他吧!用商量的口吻問問他想要吃多少,接著幫孩子想想,吃完零食後要做什麼事、或是玩什麼玩具,總之,別讓孩子吃了零食後還無所事事,那麼他整個注意力還沈浸在零食裡,不一會又想吃零食囉!
如果孩子想吃零食的時間距離下一餐的時間很近,我建議請孩子進廚房一起做飯,拿一些洗乾淨的蔬果給孩子嚐嚐味道,煮好的菜也請他嚐嚐鹹淡,一方面讓他有事做,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一下孩子的口欲,輕鬆的轉移孩子對零食的想望。
吃零食,不是單純的營養學問題,我們該練習看到孩子行為後面的情緒或理由,當我們陪著孩子分享那藏在吃零食行為後面的快樂、悲傷、不安、壓力或氣憤之後,吃不吃零食,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