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社會環境與文化因素對孩童食物喜好的影響


Bouchard, Despres and Tremblay1991回顧過去文獻,探討文化、遺傳和環境等因素對體型影響的情形,結果發現,環境或其他因素對體型的變異量解釋率最高
45-65%);其餘依次是文化因素(30%)和遺傳因素(5-25%)。(李坤霖,2004)
孩童對食物的喜好及飲食型態的發展是在社會環境中塑形而成的。兒童進入學校後,食物的選擇會受同儕所影響,當兒童越來越重視同儕的意見時,飲食就會變得越來越像是一種社交行為(朱巧豔、蕭佳華譯,20031994Iannotti等人對非裔每人家庭的研究指出,手足及友伴均會影響學前幼兒的飲食型態,而隨年齡增加,年長手足和友伴的影響也越大。在團體生活中,學齡期兒童需要得到同伴的認同,促使其接受多數同伴接受的食物,或願意嘗試他們不熟或從未吃過的食物,藉著由同輩團體壓力來影響學生個人行為(洪久賢,1988簡介瑞(2003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對同儕團體飲食行為越認同,越會攝取高熱量的飲食及越常和同學一起吃零食、喝飲料,並且在同學誘因的飲食行為部分對學童的高熱量飲食習慣有41.2%的預測力。
文化是人群所建立的生活方式的總和,世代相傳,自成一體。飲食也是文化中的一環,它可反映出該民族的社會組織,包括經濟、宗教、家人關係及對飲食維護健康的信念(Logue, 1996)。當對某些食物好惡的情緒已經根深蒂固時,就很難接受改善的建議(引自郭蕙慈,2003)。
社會對孩童食物接受情形發展之影響顯示,孩童對於食物適不適合吃的想法會呈現與年齡相關的改變,如:年級較大的孩童較不可能攝取文化上不能接受的食物組合(Rozin, Hammer, Oster, Horowitz & Marmara, 1986)
當孩童在轉換成該地文化中的成人飲食時,需要大量關於食物及飲食所代表的意義之資訊,如:睡前是否可吃點心、要在餐桌上用餐、哪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等。關於用餐場所資訊的建構,也需要在用餐的重複經驗中被告知及強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