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間,孩子坐在餐桌前,撥撥弄弄十幾分鐘了,一口飯還嚥不下去。一開始爸媽還好言相勸,等到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那碗飯仍然不動如山。
於是開始了爸爸吼、媽媽念,最後媽媽抓起湯匙開始餵;或是爸媽端出各式法寶,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或遊戲一一搬出來,跟孩子「商量」乖乖吃完飯就可以換得什麼;又或者全家人冷冷的撤退,只剩下小孩獨自一人面對那一碗飯(通常還有滿臉的淚)。孩子不吃飯或吃得很少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但是孩子不會讓自己餓著,更不可能嚴重到危害性命。不過,畢竟媽媽花了這麼多時間準備的餐點,卻被孩子拒絕,心中受傷或沮喪的感覺是很強烈的,加上周遭大多數的親朋好友或資料都不斷的提醒: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吃飯,爸媽應該要嚴格一點,這是管教的問題!
於是孩子不吃飯,成了爸媽眼中的大問題,媽媽努力學做新菜色、爸爸努力賺錢買卡通人物造型的餐具,一起四處問人找答案,弄得吃個飯也神經緊張。
我總認為,孩子不吃飯,應該不只是飯或菜色有問題吧?可不可以從其他角度找找原因?今天我們先排除孩子生病、換牙、吃太多點心零食等不適或生理的因素,從孩子的腦袋瓜裡面找找看,試著發掘埋藏在不吃飯的行為下,更深層一點的東西!
孩子是在一次次的生命經驗中學習,建立自己的角色與地位、架構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模式。當大人為了孩子的某項作為而跳腳時,就是一種「回饋反應」,表示他的行為被重視、被接受,才會激發大人的後續反應。當孩子發現他可以激怒大人,這可是一種勝利,因為這表示自己不是家中的被動份子,而是具有影響家人的感覺、思想、行為的能力,這當然是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吃飯時間,孩子很清楚這是對他有利的時空,因為爸媽不可能幫他吃,爸媽也不敢真的不讓他吃,所以孩子幾乎擁有完全的掌控權,那麼,接下來就看爸媽要如何「管教」了。
在【人本札記】第216期中,史英老師的『如果不用「管教」--《正面管教法》序』中就提過「所謂『管教』是指:教導或訓練一個人,無論現在或未來,都懂得遵守規則和行為規範。意謂著『管教』不是懲罰,也不是把重點放在一時之間是否『做到』,而是著重在認知和思想層面:規則和規範的意義,理由,以及何以必要等等,是『遵守』這個動作的基礎;缺乏這個基礎的『好行為』,只能是威嚇或懲罰或控制的結果。」
雖然史老師的那篇文章偏向針對教室內的情境,但是在餐桌也是一樣的,難道在教室裡與在餐桌上的孩子不是同一人嗎?如同文章所說:「兒童的天性,並不是靜靜坐著讀書(而是無所不在地學習)」,動物的天性也不是按照時鐘的指示靜靜的坐著吃飯,而是餓了就吃,並且是吃自己想吃的,因為生物本能會告訴身體需要吃油一點、鹹一點或淡一點,而不是桌上有什麼就得吃什麼。所以當我看到史老師說:「他們之所以淪為必須管教的一群,完全是被我們『陷害』的結果。」啊!真是覺得痛快呀!
如果吃飯時間變成「管教」的戰場,有兩件事是我可以打包票的:「吃飯將成為一場惡夢」、「通常贏的人會是孩子」。我希望爸媽可以靜下心來想清楚,我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請相信,孩子不吃飯對健康的影響,並沒有您想像中的嚴重,如果不需要擔心健康的話,可不可以讓我們多花點心思,正視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與互動。
相信我!當我們對吃飯所抱持的態度越輕鬆,孩子反而會開始好好吃飯;重要的是,當我們看到藏在孩子不吃飯行為後面的「訴求」,而且認真的面對與處理,不吃飯的問題,就在吃飯時間之外被解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