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認清零食的真面目

我們先仔細的「看清楚」零食,接著再認真的面對藏在零食之後的那個心情,然後,快樂的與零食共處。

雖然零食主要銷售對象是兒童,但是真正掏荷包的是父母,調查發現影響父母購買零食的因素包括:價格、孩子的喜好、可口、方便性等,還有一項關鍵因素:「健不健康」。因此大家可以發現零食的廣告訴求,除了充滿了歡樂、美味,有些還宣稱添加了某些營養素,或是用新鮮原料、健康的製作方式製成的。
這些食品含有比較多的營養嗎?如果可以又美味、又營養,我們自然沒有理由拒絕。要知道這包食物裡有些什麼,也才有同意或不同意孩子吃它的立場,包裝上的成分表可以幫我們這個忙。
依照衛生署的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成分表必須從重量最多的原料開始依序排列,所以如果紅豆牛奶冰棒的成分表排第一的是鮮奶油,也正是告訴我們在這個冰棒裡,含量最多的不是紅豆,也不是牛奶!
但是,法規也規定可以將成分分為主原料和副原料標示,並沒有規定主原料的重量一定要比副原料重。法規這樣的設計,是認為有些含水量比較多的食品,像是飲料,把水排在成分表第一位很奇怪,因此可以將水列為副原料。要是紅豆牛奶冰棒的標示是「主原料:紅豆、牛奶;副原料:鮮奶油...」,就沒辦法分辨到底原料裡最多的是什麼啦!
我還發現幾個值得提醒父母們的例子:
雞蛋牛奶布丁,成分裡面沒有雞蛋也沒有牛奶;「新鮮蔬菜」做的休閒點心,用的是乾燥的蔬菜粉;包裝上大大的寫著「雞蛋」或「草莓」的飲品,卻是用色素和香料製造相似的口味。
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讓食品業者可以用化學物品做出各種食物的顏色和味道,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內容物一定要標示,但是廠商也實在聰明,像上述的飲品,在包裝的正面明顯處有大大的「雞蛋」二字,在側面的標示才註明是「雞蛋口味」。即使是一般的父母,應該也能理解所謂「雞蛋口味」,就是味道像而已。我曾經試著在賣場裡請幾位路人看這個飲品的包裝,他們全都告訴我裡面有雞蛋,等我請他們再看清楚些後,他們才恍然大悟。
不過,請孩子看成分表,知道裡面有些什麼,就已經夠了。我曾經在小學中請孩子唸出含糖飲料的成分表,當他唸完後,全班都發出驚嘆的聲音,他們這才知道自己吃了許多食品添加物,這樣的經驗就足夠影響孩子對零食的觀感,也知道不能吃太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