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新症」(neophobia)是人類在面對新奇的食物時所展現的心理特質,熟悉的食物和熟悉的情境,會增加人類對食物的偏好。但是,人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尋求熟悉的食物,
當我們剛吃過某種食物之後,對該項食物的評價與喜好會下降,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感覺特化的飽足」(sensory specific satiety),這項特質對雜食性動物很重要,它幫助我們不至於因為重複吃少數幾種食物而造成營養不均衡。
當我們剛吃過某種食物之後,對該項食物的評價與喜好會下降,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感覺特化的飽足」(sensory specific satiety),這項特質對雜食性動物很重要,它幫助我們不至於因為重複吃少數幾種食物而造成營養不均衡。
進食之後營養狀態的改變,也可能影響食物偏好。雜食類動物很可能碰到許多新奇、不同的食物,對每一種可能的食物持有先天的偏好或嫌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須經過試吃來得知哪些食物有益、哪些有害。如果攝食後對養分補充有幫助時,雜食動物將增加攝取這類食物,當攝食的結果有害時,便將減少或不再攝取這類食物。
在整體養分的調節上,雖然有研究發現,不論是嬰兒、幼兒或年紀較大的人們,基本上可以適當的挑選自己所需的食物,但是對甜食的偏好還是必須要注意的影響因子。雖然,人們可能有「特化飢餓」(specific hunger)的現象,就是當人體缺乏某種養分時,會對於含有這種養分的食物有比較大的偏好,例如在我們大量流汗之後,覺得很想吃些重口味、鹹一點的食物,這是身體需要補充鹽分與電解質的訊號。可惜的是,人類進食行為顯然並非受到攝食後的直接營養結果所管制,因為研究中發現,當人類有充分挑選機會時,傾向會攝取過量的鹽和熱量,其他基本養分則攝取不足。
除了營養狀態的改變,吃過東西後發生的其他事件也會影響食物偏好,像是疾病,即使這疾病與食物並沒有直接關係。我的親戚很小的時候,每次生病時,媽媽給她吃稀飯配肉鬆,結果她到小學時還是視肉鬆如仇。
另外,如果吃過某種食物後,就參加某種愉快的活動,則會造成兒童降低對該食物的偏好,這項研究結果提醒我們:「吃完青菜再去玩」的對待方式,將會使原本沒那麼討厭青菜的孩子更加不喜歡吃青菜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