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中午,媽媽回家時發現咚咚和爸爸在家吃炒米粉,已經自己把一大碗都吃光光了,所以媽媽說,可以自己去玩,咚咚快樂的自己在客廳裡拿出許多玩具,忙碌了起來。有人聽說咚咚吃飯吃很快,就問:「所以她很早就可以去上廁所、洗澡睡午覺囉?」
媽媽說:「沒有啊!還是依照原本預定的時間去啊!如果吃飯吃得快,就要早點去洗澡,也不能多玩一點時間,那孩子為什麼還會想要趕快吃呢?」
曾經有一位學生家長問道:「為什麼孩子在家寫功課都好慢好慢!」老師反問:「寫完功課以後要做什麼呢?」家長說:「我給他買了很多測驗卷,寫完功課就寫幾張測驗卷啊!多練習囉!」原來,孩子早就知道,反正就是要無止盡的一直寫、一直寫,那趕快寫完功課又有什麼好處呢?當然就會拖拖拉拉了。
大人總是覺得小孩不會調配時間,不懂掌握進度,所以「只好」時時幫孩子決定,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把孩子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就怕有一點點的喘息或鬆懈,孩子的成就便要一落千丈,於是孩子的事情永遠做不完,做完這一項,媽媽便要求繼續做下一項,一直到就寢的時間到了,才能停歇,那麼,孩子當然想著,慢慢來比較輕鬆!做得快就要做更多,那慢慢拖,拖到時間到就成了!再說,我做的每一項事情都是因為媽媽的吩咐,都是為了媽媽而做,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為媽媽活,早早做完只會換來更多更沈重的工作。
原來,不會掌握進度、不會設定目標、調配時間的是大人自己。如果先把每一天要做的功課,要學的進度安排好,只要達成了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剩下來的時間想怎麼運用,孩子自然會懂得掌握時間。
吃飯,不也是一樣嗎?每餐飯該吃的份量是固定的,吃完飯要做的事情也是固定的,只要吃得快,就可以省下更多時間,要玩、要看書或是想休息都可以自己決定,那麼,每餐飯都是在讓孩子做分配時間、掌握進度的訓練,學習作自己的主人!這同時也是一種思考的訓練,讓孩子想事情能更有前瞻性,想到未來還沒發生的事,預先做好規劃,而不是只著眼於眼前發生的事情。像這樣的訓練每天都可以練習好多次,而且每次都可立即驗收成果,比花大錢去參加特別的訓練課程更有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