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上幼兒園之後,老師或同學常會請小朋友吃些點心或糖果,而我從她六歲之後,已經從嚴格控管零食糖果食用量,進入到讓她「自主管理」的階段,所以對於這件事,我一直處於靜觀其變的狀態。
除了咚咚拿到糖果後直接收到書包,回家送給爸爸的情況之外,還發生過幾次事件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一次同學帶了巧克力和麻糬到學校分給大家,咚咚回家後跟我說這件事,說:「我不能吃巧克力,所以我就去排麻糬那一邊。」我還很壞心的問:「你不想吃巧克力嗎?」咚咚平靜的說:「我又不能吃!」我繼續追問:「你會想要吃嗎?」咚咚說:「會啊!可是我不能吃啊!」然後她平靜的走開,結束這段對話。
另外一次的狀況,實在很驚險。
某天下午放學時間,我在教室外面等咚咚換鞋收東西,另一位同學打開手中的糖果開始品嚐,咚咚手上也有一顆一模一樣的糖果,她看著同學津津有味的吃著,開始跟我求救:「我想吃!」我說:「喔!吃糖會變笨耶!」咚咚說:「可是我想吃!」我說:「你自己決定啊!」顯然咚咚的心中正在進行天人交戰,因為她沒辦法自己做出吃糖的決定,但是又沒辦法扼抑想吃的慾望,她才會一直在我的身邊重複的說:「媽媽,我想吃。」希望我可以幫她做這個決定。其實眼看小孩這麼掙扎,我也覺得很可憐,但是要從此就讓孩子認為媽媽同意糖果是好東西、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吃,又會讓我因為所學的知識,而有親手殘害自己小孩的罪惡感,所以我一直在心中盤算著要怎麼處理。
我決定要好好跟小孩商量一下。
我問咚咚:「你為什麼想要吃,你不是知道吃糖會變笨嗎?」她回答:「可是我想要知道它是什麼味道!」呵!原來是好奇心啊!那就一定要滿足一下了,不然小小的好奇心會無限擴張,然後,吃掉這個人的理智。所以我說:「你想要嚐嚐看味道?那你就吃一半,然後再吐掉就好了。」小孩像是獲得解脫,開心的撕開包裝紙,把糖果含在嘴裡,繼續去收拾她的東西。
我在同意讓她嚐嚐味道的時候,心裡已經做好「她應該會全部吃掉」的準備,所以我根本沒打算一直緊盯著她的「進度」,而是轉頭跟其他家長聊天,漸漸忘記這件事,對了幾分鐘之後,咚咚噘著小嘴在我面前嗯嗯喔喔的比手劃腳,我一開始沒會意過來,後來看懂她想要把嘴裡的東西吐掉,急忙拿出衛生紙接著她吐出來的東西——一顆小小的糖果。我問:「你不吃啦?」咚咚一邊開心的跑開一邊回頭說:「對啊!已經吃一半啦!」
很顯然的,當小孩的腦袋裡已經把「不能吃糖」、「吃糖不好」深深刻印下來,即使有強烈的想吃的慾望,也可以理性的控制,誰說小孩一定「就是要吃糖」!?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小心!餵孩子吃的是補還是毒?
對於「食物」,我一向是抱持著正向的態度,包括大家認為的「垃圾食物」、「速食」,因為每種食物裡面都有營養小子,只是數量和種類的多寡不同,所以從孩子很小時,我就用「零食」、「點心」來稱呼各項不在正餐時間出現的食物,而且一再說明,要吃完正餐或是水果之後,如果還有時間,或是還沒到吃飯時間卻已經肚子餓了,就需要吃些點心;而零食,是要「久久」才吃一次的,孩子問:「要多久才能吃?」我會回答:「『久久』就是『很久很久』,久到你都已經忘記了!」
曾經有咚咚的幼兒園同學家長跟我聊到孩子吃糖的問題,我說咚咚不吃糖,她知道自己不能吃,那位家長說:「難道她不會偷吃嗎?我也是跟我女兒說不可以吃糖,可是我常常是在我女兒把糖塞進嘴裡之後我才發現的。」
我常常在演講中告訴大家,不要在孩子面前,把食物形容成洪水猛獸或是毒物垃圾,因為如果孩子想吃,不管你怎麼限制或隔絕,只會更增加孩子對那些食物的渴望,因此,我寧可對所有的食物都開放,讓孩子不需要擔心在我的面前表現出喜歡任何一項食物,而會被我回絕,唯有這樣,才能讓孩子願意把他所有的飲食行為與喜好跟我分享,才能確保孩子不會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放肆的亂塞食物,卻說謊瞞騙我們。
如此一來,在安全與開放的情境下,孩子才會願意接受我們對於飲食內容與量的建議。
但是,有幾項「食品」是我絕對不開放的!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說這些是「食品」,因為它們經過加工,幾乎完全不像原本食物的樣子與味道,再加上裡面添加了大量人工添加物,所呈現的色、香、味幾乎都是化學合成的。他們已經沒有「食物」的靈魂了!
我一直盡量不讓孩子接觸的食品包括:各式含咖啡因、色素、香料的食品或飲料以及糖果。因為它們對孩子的影響,不是「適量的吃」就可以避免,而是只要吃了,就有負面的效果。
這些東西裡面竟然有咖啡因!
先談咖啡因吧!
訂閱:
文章 (Atom)